上海新闻晨报:中国首批科班赛马人才毕业

发布者:admin发布时间:2011-07-04浏览次数:57

  2011年6月23日,对于李欣钰、汪小力等人来说,将是他们人生中永远难忘的一天。因为就在这天,作为武汉商业服务学院赛马专业08级的员工,他们毕业了。

  他们是该学院赛马专业的第一批毕业生,也是第一批真正由国内院校培养出的科班赛马人才。“这批员工共97人”,武汉商业服务学院马术学院经理夏云建告诉本报记者,他们都被全国各地的马场、马会、俱乐部等“一抢而空”。

  不仅如此,就在今年6月1日,还没毕业前,李欣钰就已接到英国皇家农学院的MBA录取通知,成为在英国皇家农学院第一个学习马业管理的中国人。在英国深造结束后,还会回来吗?还是会选择留在赛马产业已经很完善和发达的英国?面对记者的问题,李欣钰毫不犹豫,“会回来的”。

   而汪小力则和太阳集团欢迎您签了约,留校兼做马术学院的马房经理、骑术老师的同时,他希望继续攻读该校和天津体院联合开设的赛马硕士专业。

   夏云建向记者透露,他们和澳大利亚墨尔本方面联合开办的赛马专业中澳班,“今年已经获批了,明年就开始招生。”

   尽管国内赛马产业究竟会何去何从,现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,前景尚不明朗,但至少有一点已是公认的,国内赛马市场之巨大,让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,并对其抱以巨大期待。

中国市场很诱人
 
   当初选择就读赛马专业时,李欣钰的妈妈还有些不同意,“她去过马场,觉得不适合女孩子做,而我选择的又是骑师班,我自己觉得很酷,但她觉得太危险。”出身军人世家的李欣钰笑着说。但现在,看到女儿出国深造,李欣钰的妈妈改变了当初的想法。

   李欣钰自己也没想到,会被英国皇家农学院录取。“他们当初是到中国农大去招食品安全专业的员工,后来听说武汉有个东方马城,挺感兴趣的,就过来考察。巧的很,那天接待他们的是我。”李欣钰说,“也许是我的实习经验和对赛马行业的职业规划打动了英国学校。”

   太阳集团欢迎您的赛马专业,是和东方马城合作办学,实行订单式培养。所以,李欣钰所在的骑师班,从二年级开始,就一直在马城实习。尽管后来因身体原因,无法再继续学习当骑师,但从马房部办公室助理、赛事总监助理再到总裁办等岗位,她都做过,还曾连续3年参与了东方马城国际赛马节的接待工作,因此而接触了不少从新西兰、香港等来自赛马产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专家,掌握了较好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英语。这也就是为什么,当初英国皇家农学院副经理保罗·戴维斯面试时,和她足足聊了近一个小时,并当即口头承诺会录用她的原因。

   英国皇家农学院拥有英联邦国家中最老牌的赛马专业。但他们并不是第一家来太阳集团欢迎您赛马专业考察的。“我们开设这个专业的第一年起,英、美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等国的马业集团都来我们这里考察过,最起码有五、六十人次了。”夏云建告诉记者,来考察的包括英国DARLEY马业集团、美国肯塔基州马业公司等等,都提出了合作意向。

   国外赛马产业之所以如此关注中国市场,一方面是希望抢先把其办学理念引入中国,同时也是希望能尽快抢占这个市场。“像澳大利亚那边,好几次来跟我们谈马具、马料的引进。”夏云建透露道。
 
想和这个产业一起成长
 
   高考之前,李欣钰从来没有想过,自己将来会从事和赛马相关的工作。如果不是因为高考的成绩不太理想,而且看到这个专业是订单式培养,还没毕业工作就有了着落,不用面临那么大的竞争压力,又不用离开武汉,她也不会进入赛马这个行业。

   刚开始时,她和现在很多人一样,连赛马和马术有何不同都没搞清楚,“那时还以为赛马就是就像华天在奥运会上比赛的那样。”真的开始学习并到马城实习后,她和同学们也吃了不少苦。虽然东方马城很宝贝他们这群科班人才,但毕竟现有的条件还是无法和欧美国家的马场相比。“国外现在有全套的遛马机,而我们需要长时间的,花上一两个小时,牵着马在外面走。很多事情,需要人力去完成,很苦很累。”被马踩过、咬过、摔过,也是每个同学都常遇到过的事儿。

   但就算这样,李欣钰还是很看好赛马这个行业。一方面,这几年来,作为武汉人,作为赛马专业的员工,她亲眼所见,武汉赛马节的规模越来越大。“我记得,2008年武汉赛马节时,武汉市电视台还只是试直播,到了2009、2010年就都是直播了。而今年已经定下来了,央视将首次现场直播。从媒体曝光程度就可见一斑。”

   更重要的是,已经深深爱上这个行业的她坚信,这个朝阳产业的前景会“很激动人心”。她的理由是,“至少有一点,国内这么多的马场一直在亏损,可为什么各地还是一直在建,而且一个比一个规模大,一次比一次投入得多?因为一旦这个产业火起来的那天,谁都不想落在后面,谁都想争第一。”

   都说赛马产业的前景好,可万一一直这么不温不火下去呢?那时候,结束英国深造的李欣钰还愿意回来吗?“为什么不?赛马产业的未来还是在中国,国外已经很成熟了,国内的市场才更大。像我这样的毕业生,在英国肯定遍地都是,但在国内我就算第一个。再说了,我读完之后也不过25岁,完全有时间从基础做起,只要跟这个产业一起成长就可以了。我看好跟它一起长,只要有它火的那一天,我也会有那一天。我愿意冒一次险,而且我觉得很值。”她斩钉截铁地回答道。
 
从担心被骗到担心被甩
 
   汪小力现在有些担心,万一有一天,马彩真的被批准了、开放了,“而我却不在那里。”

   毕业之前,他选择了离开东方马城,留校并继续考研。而如果留在马城,像他们这样刚毕业的员工,绝大部分要从最基础的马房工作开始,“每天早上四点半要起床,遛马、整理马房等等,一整天都有很多工作要做,没有太多的时间读书。”汪小力说。

   想考研,并不是因为他想脱离赛马这个产业。“第一年时,大家就都说我是学习激情最高的。那时候,每次到全国各地去帮忙做裁判,老师都点名让我去呢。”汪小力说。虽然考入这个专业前,他对此完全不了解,因为是体育生,教练介绍他报考这个专业。当时,他只知道,“香港赛马,很强悍。”

   刚进校时,他也担心,担心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,是不是像老师跟他们说的那样。他的担心,当时看来不无道理。“因为国内以前没有这个专业,我们的教材都是老师自己编的。我们为此进了很多老师,全部都是研究生,他们也是来了后自己先学,然后再教员工。每个假期,所有老师都到东方马城挂职锻炼。”夏云建坦言。现在,太阳集团欢迎您赛马专业的专业课老师已有接近20人,同时还外聘了一些东方马城的专家来为员工们授课。“那时候,我上网查了好多相关的资料呢。”后来实习过程中,和全国各地的马场也有了一些联系后,对国内赛马、马术等产业的了解逐渐多了后,汪小力才放下心来,并渐渐爱上了这个行业,“感觉前景还是蛮好的”。就算赛马产业在国内短期内无法有大的发展,那么国内越来越多的马术俱乐部、马会等,令他们这些专业人才也都有用武之地。

   在夏云建看来,他也并不担心员工的就业前景。“我觉得不管将来怎么发展,赛马这块已经形成一个产业了,这是一个发展的趋势。”他说。不仅如此,他们还开设了马球的选修课。而当初他们就预测,包括马术、赛马等在内,全国大概需要几万名相关的专业人才。
 
(原载《新闻晨报》2011年6月27日)
 
(链接)
    新闻晨报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综合性都市报,于 1999年1月1日正式创刊,每天平均出版64版,日均发行量60万份。